被流放后我靠美食名动天下 第一百四十三章 抢着付钱的小心机

搬到丰州城这么久,即便是过年那会儿,一家子到都没有一起出去逛过。

宋玉枝这么一提议,宋知远的眼睛唰一下亮了。

周氏也正有这个想法,就剩赵大娘了。

一家三口齐齐看向她。

赵大娘笑呵呵道:“去,都去!我一个人在家也没啥事,给你们拎东西去。”

于是也不用多说什么,三大一小你牵着我,我挽着你的,一道出门去了。

春日里的商铺街同样十分热闹,街边同样有各种摆摊的,卖什么的都有,不比码头逊色什么,东西品质还更好。

周氏他们走走看看的,谁也不提要买什么。

一刻多钟里,只有宋玉枝给弟弟推销糖葫芦成功了。

哪个孩子不爱吃糖呢?小家伙看着那红彤彤、亮晶晶的山楂果就有些流口水。

他刚准备拿出自己的工钱结账,宋玉枝快他一步,先给了钱,从老板手里接过糖葫芦,塞到了他手里。

“姐姐怎么这样啊。”手慢一步的宋知远一手捏着铜钱,一手拿着糖葫芦,无奈地低叫一声。

宋玉枝好笑地瞧他一眼,“给你付账还不乐意?”

“不是不乐意,是我自己也赚了工钱,应该自己付账的。”

周氏跟着笑道:“枝枝,这次我可不帮你了,说好咱们一起来采买的,若是都是你付账,那咱们这工钱领了可就没意思了。”

赵大娘也同意,“就该各人付自己的。”

宋玉枝哭笑不得,别人家把银钱算这么清楚的,那都是生怕家里其他人占自己的便宜,锱铢必较。

到了她这儿,就成了谁也不想她占便宜了。

众人口径一致,说宋玉枝再这样,他们可不逛了。

宋玉枝还能怎么办呢?

只能举手投降,说自己再也不抢着付账了。

得了她这么个态度,周氏和赵大娘这才开始挑选东西。

宋玉枝也回过味儿来,敢情两位长辈早就看出她的想法了,这才一开始啥也不要,啥也不买。

等着宋知远当“出头鸟”呢!

周氏第一个想买的就是衣裳。

她实在不想看自家如花似玉的闺女再穿那大黑袄子了。

不然也不会在置办年货的时候,先想着给宋玉枝裁衣裳。

天气一日比一日暖和,不论是大黑袄子还是过年时的袄裙都不合季节了,宋玉枝便乖乖地任由周氏拉进了布庄。

这布庄不只有布料,也有成衣。

成衣还得算裁缝师傅的工钱,通常来说都是布料更有性价比。

但成衣的款式一般比较时兴,而且方便,试穿过后裁缝师傅当场就能按着客人的身形修改,回去过一遍水就能穿了。

周氏今日先看的就是成衣。

早先宋玉枝给家里人买中衣中裤那些,那都是看一眼颜色和尺寸就买下了,前后不会超过一刻钟。

轮到周氏来给她买春衫,那都是不厌其烦地一件一件拿着在她身前比划,看哪个颜色款式更适合她。

赵大娘和宋知远同样不嫌厌烦,在旁边变着参谋。

最后周氏给宋玉枝选定一件桃粉色的滚边交领薄衫,下配一条浅色长衫。

衣裙料子都还算不错,很是细软,上头没有绣纹,周氏说等她晚上来绣。

反正宋玉枝日常穿着做活的,也不需要多么花俏,绣几朵春日里的小花点缀即可。

选好之后,宋玉枝就被周氏推到布庄的里间去换衣裳。

等她换好出来,周氏和赵大娘、宋知远都直夸好看。

周氏还另外多选了一份水绿色的料子,说是后头裁出来给宋玉枝换洗。

后头周氏再考虑她自己和儿子的衣裳,就和前头宋玉枝采买的时候差不多了,两刻钟都不到,她就选好了各色料子。

还有春日里也该换被子了,前头宋玉枝置办的被子太过厚重了,近来晚上一家三口都时常被热醒。

周氏只选了轻软的被面,棉花倒是不用再另外去买——

一家三口的黑袄子下过好几次水,里头的棉花都缩了薄了。

拆出来填薄被正好。

周氏甚至还想给赵大娘也选一身,由她来做。

赵大娘当然不肯,“才跟枝枝说的,今日各花各的。妹子你能白贴手工帮我做,我都该感谢你来不及了,哪儿还能让你破费?你帮我选,选了我自己付。”

确实事先那么说好的,周氏遂也不勉强什么,帮着赵大娘选了适合他们母子的衣料。

这一通买下来,周氏的半两工钱就花了个干干净净,甚至连她年前帮人缝制衣裳、省下来的上百文体己钱也全贴了进去。

赵大娘只买她和沈遇的衣料,数量上看着少,但无奈他们母子都人高马大的。

尤其是沈遇,他一身衣裳抵得上宋玉枝两身了,而且还得选那种厚实耐用的好料子,否则他那样干粗重活儿的,穿不了多久就得磨损。

所以赵大娘也没少花,刚到手的半个月工钱几乎都交代在了这里。

不过周氏和赵大娘都很高兴,半点没有把银钱花完的肉痛。

还没出布庄,两人就开始盘算着今日回去先给宋知远和沈遇裁衣裳。

一边商量,她们一边就准备牵着宋知远往外走。

宋玉枝把人拦着了,狡黠地笑说:“衣裳是买了,可鞋不还没买吗?知远在长个儿,脚比之前大了一圈,前头的鞋肯定顶脚了。沈大哥现下时常上山,肯定也费鞋。另外现下娘和大娘都跟着我一站就是大半天,也该买双好一些的鞋穿着。”

理确实是这么个理儿,可她早不说晚不说,偏偏等赵大娘和周氏把银钱花完了才说。

若是早说了,她们自然还能想着从哪里把买鞋的钱给省出来。

说她不是故意的谁能相信?

在周氏和赵大娘无奈又嗔怪的眼神中,宋玉枝又把她们推向另一个柜台。

鞋子当然也能自己做,但周氏又要裁衣裳,又要缝新被子,白日里还要去摊子上开工,工作量太大了。

纳鞋底更是最费眼睛不过。

宋玉枝自然不舍得她连鞋都全手工制作,她就只让他们去瞧做好的成品鞋。

这时候的鞋子同样不便宜,一双鞋底厚实的白线鞋就要七八十文钱。

若是鞋面料子更好的,一二百文也是很平常的价格。

两大一小都说不过宋玉枝,就一人选了一双最耐用最普通的。

鞋子当然也得试穿,这时候女子的脚也是不能随意展示在人前的,伙计引着周氏和赵大娘去里间试穿。

怕外头人多,宋玉枝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宋知远,周氏就把小家伙也喊到了过去。

只剩下沈遇的了,两家人一起行动,从衣裳买到鞋子,总不好把他落下。

宋玉枝看着架子上的厚底靴子,正准备让伙计把靴子拿来下来给自己瞧瞧。

突然就听到背后有人轻笑出声道:“二妹妹好兴致啊,姑娘家家给男子买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