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红酒倒入B里喝掉 第885章 沟通

“行动上,到目前为止都还一切顺利,就是被人偷家了,总部那边出了点状况,后援、支持这些受了不少影响。”

林默提了一嘴,苏宏杰点头后也没多问,岔话道:“这次过来,需要我做些什么?”

“主要是了解一些情况,再帮我摸排一些情况,只是简单大致的普通情况,主要是我的人在上海活动多有不便,这些寻常情况让我们来也得不尝失,另外还需要你帮忙运些武器装备进来。”

“…武器装备…”苏宏杰皱了皱眉,有些惭愧道:“目前日本人以及投靠他们的帮会人员,已经在租界边界或一些主要出入道桥码头安排了人搜查,非他们的地盘也有人秘密监视关注,我这里还没发展出能绕过这些的渠道。”

林默闻言,解释道:“不是大量武器装备,只是我们的侦查人员在几片租界内活动时,为防止意外情况,配发一些威力稍大的手枪及套件,最多再加上几颗手雷,用以加强自卫能力。”

“只是这些的话,倒是没什么问题,我让人夹带一下就能给弄进来,虽说有检查防范,但他们还动员不了那么多人,在每一处地方都进行检查,也只是你们不熟悉情况地头而已。

不过不建议走非其地盘、势力的地界,以及那些不设防不设检查的地方,因为一些东西可能让其隐藏在了暗处,将东西隐藏夹带好,直接从日本人势力范围检查点光明正大走更安全,带进租界区后再往其他区域运送就更方便了。”

林默闻言,询问道:“路上我们碰到检查点了,看着检查得颇为敷衍,其中不会有什么阴谋算计在里面吧?”

“…放心…”苏宏杰摆手,笑道:“开始我也这么想过,也是了解过后才知道怎么回事,这个你可以放心,不然我也不会那么说。

对日谍机关安排下来的这个事儿,上心用心程度也是分人的,最上心的,是势力不大、在背后悄悄搭上投靠了日谍机关的帮会,以及那些得到消息,想搭还没搭上线或还不够格的货色。

那些家伙对这些事情是最热枕的,就想借机搭上日本人或得到更多重视、好处,这也是不去日本人势力明面没有伸到地方的原因,但他们不敢到日本人地盘搞动作。

其次就是那些公开投靠了日本人的势力,他们已成汉奸没得选,算是日谍机关外围,不过他们本身势力不小,日本人跟他们之间明面上是合作关系,加上内部也多多少少有人不想为日本人做事,或者没好处压根使唤不动的家伙,所以虽然也积极,但不会像那些小瘪三似的疯狂。

最后就是日本人在上海的官面势力,像是直接进行搜查活动的那些华探华警,或是站在背后的日本警探,除了日谍机关自身所掌握的人员,其他的根本不乐意干。

说起来还跟你们有点关系,目前动起来的日谍势力,好像是在你们手上损失了大笔资金,现在是又穷又扣,根本舍不得拿好处给到这些人,而做这些事情却严重损害了这些人的利益,能上心用心才叫见鬼。

又搜身又搜行李还要搜查货品这些,本身就让来往这边的人减少很多,检查点的还要借机捞好处、揩油,更是让人避着走,搞起检查的第二天这边生意差了一大截。

底下行行业业讨口饭吃的人能乐意?而刚才所说那些人,都是在其中占着好处收着孝敬的,何况自己还有见不得光的生意,大家又不是一伙的,各种走货这些要是让你查到,不是让你拿住把柄了?

至于底下执行的人,一边是扣扣搜搜没钱的,一边可能是上司还是能沾点光的,怎么选很明显,何况这边属于日本海军的势力范围,跟搞事儿的那股日谍势力可不怎么对付。

至于他们在检查点上捞钱搞事这些,估计也是后面的人默许放任甚至是指使,一来拿别人的钱笼络下面,二来等受影响的人忍无可忍闹起来,又能借机攻讦对方。

现在正值双方内斗中,还未斗出个一二三来,反而在自家地盘上出现了漏洞,正好让咱们有机可趁了。”

“…万事还是要小心…”林默并没有苏宏杰那么乐观,要知道想搞他们的,可不止动起来那伙,可别弄巧成拙反让别人有机可趁了。

“…放心吧…”林默坦诚说明了问题,苏宏杰依旧一脸自信,显然是有不便说明的底牌,林默也不再纠结,商洽了番,苏宏杰直接唤来外面的一名手下,马上便做了相关的安排。

“这事妥了,放心吧!你要了解哪些消息?需要我帮你调查哪些情况?”

“刚才已经给了很多消息了,我想知道……”林默一口气,把资料中存疑及分析推断发现的一些问题问了下。

“功课做得很扎实啊!”苏宏杰感慨一句,也答复起来,虽然嘴上说底子薄,但那是跟上海的各股大势力相比,虽然他拉起队伍的时间不长,各种机密情报也别多想,但这些个非机要,只是比较隐秘的信息、情况,他还是能搜集了解到不老少的,其他的分析、比对一番也能猜到个七七八八。

“对了,这伙日谍势力,除了针对、打击上海站,策反、拉拢帮会等势力,以及防范、应对我们到来等等相关动向外,还有没有探到其他一些动向?”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“说起这个,还真有!”苏宏杰几乎不假思索便开了口,继续解释道:“他们在江湾区市立公学附近的殷家宅秘密搞了一个产业,名字叫利旺钱铺。

钱铺经营铜币换银币,以市价略高的价格兑换,开始应该是以他们在北边收缴到的旧铜币换,后面就是我们日常用的常见铜币,我怀疑应该是他们自己伪造的。

铜币没有太多防伪之类,以日本人的技术,轻易就能伪造,甚至质量比真的还真,因为银元在上海的价格与外地价格存在价值,一些钱子见其有大量铜币兑换,便开始做起二道贩子往外地贩。

然后钱铺生意从兑换转变为批量批发给钱贩子,而且因为美国的一个什么法案,上海的银价上涨,这生意更是迅速做大,触角伸至各地。

据我掌握到的消息,此项生意已经沿着长江及运河,蔓延至差不多十个省左右的地域,据传言,他们直接用货轮,装满了铜币从东北那边运过来。

近期,银价上涨的很厉害,市民都不愿意花手上的银元,铜币需求量巨大,我初步估计,上海流通的三成铜币可能都是从那里流出来的,而拿铜币到换银币的,也愿意出更多铜币,更是将生意做得一片火热,也不知道会造成多少影响,给国府带来多少损失危害……”

林默想了想,也簇起了眉,此事部分情况,真不好说是好是坏,像铜币成为市面上主要流通货币,普通商品标价可能随之转为锚定铜币,因为涨价的是银币,银铜兑换比率可能拉大,但对铜币的实际价值影响并不大,锚定铜币能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稳定物价。

而铜币只是银元的辅币,商品最终还是以银元定价,尤其进口的洋货,绝大部分外商,不可能接受铜币交割的。

但在多数商品的终端处,又难以从最终购买方、消费者等手上收回银币,而且进口商品也只是以银币标价变便宜了,换成铜币标价其实价格没变,如此,银价上涨致使进口商品价格变相降价变得低廉、平价的情况便大受影响,也变相给国内工商业一定缓冲,当然也影响到了经营进口的企业。

当然,也看是谁,像那类做进口来料加工、组装这类的工商业企业,反而是大受影响冲击,因为可能你拿银子买来的材料,加工售出收回来的却是铜币。

银价上涨的现在,想把铜币换成银币可不容易,在报纸上呻吟哀嚎的,估计就是手上缺银的工商企业,甚至可能他们自己就不乐意拿出银子继续维持工厂运转生产。

这么算下来,他的到来并在其中一掺合,林家放弃进出口生意反倒显得颇为明智了,虽然林家需要从国外采购不少东西,但多数为机器设备甚至技术这些生产资料,银价上涨反而占了大便宜。

当然肯定也是需要进口一些材料的,但林家的摊子不小,也是以本土化生产为目标,短期内以银换铜并非不可接受,至于中长期,铜币维持不了那么久的。

虽然目前铜币在交易中,发挥了类纸币作用,但国府货币制度根本,终究还是银本位,最多也就是缓冲部分银价上涨的影响。

以经济学常理而言,本国货币大幅升值,进口增加,出现贸易赤子,对现阶段国府而言,贸易赤字便是白银外流,但正常贸易中的外流是有一定量的,从外流到问题的暴发需要一定时间积累。

而在正常历史中,美国白银法案一通过,对国府的冲击那是又快又猛,绝非正常贸易的白银外流带来,而是中外白银价差,进而引发的大量白银外流。

国府统治的国家就跟个筛子一样,不受管辖的租界及日据区,就是那一个个大筛眼,甚至大量白银就控制在外资银行手中,想管那可能吗?所以白银价差一形成,大量白银使如长江水般外流。

大量白银外流,势必导致国内银根紧缩、流动性枯竭等问题,洋货降价的好还没享受几天,立马让这些问题冲击的苦不堪言。

这一世,情况绝对会重演,铜币的效果,最多就是缓和、推迟这些影响的到来,白银大量外流的恶果让普通民众一时半会感受得不是那么真切。

但铜币最多解决部分流动性问题,让正常交易买卖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尽量多维持一段时间,但在国际贸易、大宗交易、紧缺物资、商品买卖中,肯定还是以银结算,银根紧缩会先影响到这些,进而蔓延到方方面面。

本章已完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