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江:开局一百亿 第31章 李嘉诚:天下英雄,唯君与诚耳 求收

方鹤轩并没有把买到股票后的下一步告诉游秉文,

也是免得他多想,进来把自己老妈牵扯进来。

但游秉文当晚却是失眠了。

第二天,顶着黑眼圈,

在方鹤轩的串联下,

联系上了刘俊城的舅舅李文礼。

两人碰面后都很客气,

因为对彼此的底细都还摸不准,

也就少了很多涉及金钱的火药味。

放款、转账、建立股票账户,

前期的准备,两人合作的非常顺利。

“麻烦蒋生帮忙问问市场上的卖家,价格上我可以再让一点。”

“我们最后一次喊价,34.8港币,看能不能买完。”

游秉文这几日也没休息好,一直紧张着股票的事,脸色有些蜡黄的分析道。

精明的李嘉诚突然发现,

(李嘉诚:谁让这家老牌英资银行是超级大奶妈呢。)

······

方鹤轩给定的第六天,

也就是1978年3月3日。

长实集团的李嘉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

花了将近半年时间,

“多谢,改日请你食饭!”

李嘉诚尽管是典型的商人没有祖国,

但凡人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以及敏锐的嗅觉。

大量的散户、炒家、机构持有了绝大多数流通股。

“没问题,还是有不少人想套现离场的。”

“恒生指数去年一整年都在420点上下波动。”

不然也不会百般讨好汇丰。

七天时间,在35港币以下买到足够多的股票,

游秉文和李文礼一起算了一下数字,

已经花了1700多万,

这几日的九龙仓股价。

“市场上的几十支成份股都没多少交易热度。”

况且,也会将怡和更早的吓醒。

他买下最后一笔九龙仓股票的价格是每股30港币,

游秉文听完经理的话,心里有些担心。

那时候,他李嘉诚将面对两个强大的对手,

但这时间间隔却可能差了一两个月。

更何况,九龙仓背后的怡和又不是瞎子。

才知道也有人在积极收购九龙仓股票。

最后被怡和这个渔翁捡了便宜。

真有大额资金进场搅弄风云,

不能怪游秉文不尽力,

他甚至发动了自己的朋友圈和同事圈,

四处求购散户的九龙仓股票。

但资金却依然不够雄厚,

李嘉诚耐心观察了两日,

也没看出特别之处来。

让人细细打听,

李文礼是知道这些股票会用来干嘛的,所以发愁道:

那情况就会变得比预想的要复杂的多。

他指示手下的投资顾问将资金分散到多个海外秘密账户,

如果对方和自己一样觊觎九龙仓这头肥猪,

九龙仓股价从去年年末的19.7港币又跌回到了最低11.8港币。

去年10月份之前,也就是思聪抬高九龙仓股价之前,

李嘉诚就已经把目光放在九龙仓身上。

这个时候的李嘉诚,

虽然商业霸主的基础已经建成,

他虽然是专利律师,也是剑桥高材生

但对股票和金融市场缺乏足够的调查和研究

这个时候,怡和才开始慌神了。

于是经过调查,发现那个最大的大户就是李嘉诚。

生怕对方最终买进的股份比自己多,

但具体到行动上,

却可以不慌不忙,沉稳有度。

比10月12日的13.5港币还低0.5元。

这个涨幅已经很惊人了。

“就看谁是庄家,谁是韭菜了。”

一点一点的吞食市场上的低价九龙仓股票。

“希望如此!”

李嘉诚已经停止了大笔购买。

“明天是最后一日了,估计会涨到每股34港币以上。”

九龙仓在市场上的流通股就达到了其全部股本的60%以上,

谁知道对方是不是跟自己一样,

在股票市场上布下了多个暗桩。

“但自去年10月12日,《信报》股评师思聪看好九龙仓前景以后,其股价从13.5港币上涨到了如今的27.2港币。”

到3月下旬,九龙仓股价已经被炒到了每股46港币。

其大股东怡和也只有百分之十几的股份。

可见李嘉诚此人的小心谨慎与隐忍坚持。

于是也加快了动作,

不过又想到这只股票有确定的上涨空间,

他也为方鹤轩松了一口气。

游秉文联系了一个自己认识的券商经理,

“游生,你也看涨九龙仓?”

“九龙仓的业绩报告也毫无亮点。”

这个时间已经是1978年的3月初了。

但奈何他不是金融圈的,

那也没有庞大的资金来撬动这么大的盘子。

现在看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从1977年的9月份一直买到了1978年的3月份。

他才不愿意遂了散户和炒家的意,

李嘉诚的精明这时候也体现了出来,

虽然他心里极度想要拿下九龙仓,

九龙仓股价已经涨到了每股33.4港币。

事实上,怡和发现九龙仓股票异动时,

“我是帮人代持,这支股票现在很旺吗?”

才堪堪买下1000多万股。

“最后这不到300万,干脆一起花光算了?”

这个时空下,也就是1978年的3月1日。

怡和早就要进场挽尊了。

他进场买时,股价也就每股13港币,

“很多有心人,都在给九龙仓的股票造势。”

委托他进行九龙仓的股票扫货。

但李嘉诚可不敢小觑。

这支股票的股价已经长时间没有明显的波动了。

虽然不算高,但也没占什么便宜。

他李嘉诚从去年开始买入时,

最后才有了请汇丰调停,

阻止他继续买入。

······

游秉文下场的第三日,

九龙仓股价已经从第一日的每股27.2港币涨到了29.5港币。

“都是被炒旺的。”

他最怕的是,

鹬蚌相争,

要知道,今年一月份,

跟普通散户股民没什么本质区别。

凭白给他们送钱。

彼时,市场上的炒家和散户们终于发现有超级大户在大笔购入九龙仓股票,

于是也蜂拥而入,狂买这支股票。

想想都头疼。

明显比前几日涨势更加凶猛。

他属于打枪的不要,悄悄地进村。

虽然对方的资金量不大,

人脉上比当大老板、朋友熟人遍及港九的李嘉诚要差好几个档次。

说不定也在用多个账户买下市场越来越少的流通股,

即使有人为因素在背后使力,

平均买入的股价是31.6港币。

“今年马上就要三月了,依然还是400多点。”

感谢一路同行123、书友20171029004947168的推荐票!

(本章完)

1秒记住官术网网:tbxsw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