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:开局庶子,嫂嫂请自重! 一百三十八章:黛玉亲事

贾琮笑了笑:“宝姑娘病下了,薛家大哥宝贝他妹妹。

来请我,我若不来,他还不肯罢休呢。

可巧儿撞上了我休沐,再有忙碌了这段时间。

脑袋乱哄哄,今儿出来散散心,也好同你们说说话。”

“哦?”

林黛玉嫣然一笑:“这么说,你是给宝姐姐瞧病的?”

薛宝钗调侃道:“他不是给你治病,我还不知道。

琮兄弟竟还有一手妙手回春的功夫。”

贾琮会治病这件事,还是因为帮林黛玉治病而引起的!

随着这几个月时常来帮黛玉调养。

那些先天不足引起的其他病症,逐渐恢复了。

再加上身心两方面的调养。

黛玉的身子骨越来越好,虽仍然是那般柔弱些的身子。

但往年来也不曾再经常犯病咳嗽!

也让她有了活动的力气,开朗了许多。

“我可没有好哥哥,去登门求他。”

林黛玉这张小嘴的确是不饶人。

“他想治便治,若不想来,我也找不见他。”

贾琮倒是想也打趣一下黛玉。

不过当着宝钗的面,又怕她多想!

便接过了她的斗篷,放在一旁床边。

“林妹妹的病,只要按我的法子来,早晚是能除了根。

不过仍旧须得慢慢调养,每个月的施针,我那个月也不敢耽误啊!”

这说的倒是,除了每月施针外。

贾琮几乎隔个三四天,就会来大观园一回。

陪她说话儿、解闷儿,一待就是一天。

两人的关系也因此熟络。

林黛玉心中明白,谁对她好,不过是几句俏皮话。

“有劳三哥哥费心了!”

“来!”

薛宝钗拉着林黛玉到一旁坐下:“到底是琮兄弟的妙手,你瞧瞧!

这风吹儿就倒的美人,如今气色倒显越来越好了。”

林黛玉的身子骨的确比以前好得多,如今也更有精神了。

似是渐渐从双亲之丧的悲痛中走了出来。

“宝姐姐的病是怎么回事?

他可也瞧明白了?

也要拿针扎你嘛?哼!”

她那努嘴娇俏的可爱模样。

贾琮也会心地露出笑容。

“那倒没有!”

薛宝钗看向贾琮:“他才诊断了,并未出方呢?”

贾琮点头,接着便将薛宝钗的病因说了出来。

“宝姐姐这病,是凡心偶炽,内里有一股燥热!

是娘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,这倒与林妹妹的截然相反。

她先天不足导致体内偏阴,血气不足须得人参调养!

我给她行针,是疏通内外。

让天地间的阴阳之气升降沉浮。

达到母胎之中温养的效果,把不足弥补起来。

宝姐姐这病,则是须得四时寒凉之物调养。

你似乎过药了?”

薛宝钗滋滋称奇:“当真是奇了,玥大哥的判断倒是头回听说。

不过早年倒是有一个赖头和尚给了一个海上方。

叫做冷香丸。

你所说那四时寒凉之物,应该就是这个。”

“冷香丸?”

林黛玉脸色稍稍诧异道:“姐姐这里的确很香。

我还纳闷你一直熏的是什么香呢!”

“大冷天的哪有熏香!”

薛宝钗失笑着摇头。

随即取出了一个盒子,里面还有几味丸药。

“说起来此物,可是麻烦的要人命。”

“哎!”

林黛玉眼睛一转,伸出小手拦住了宝钗。

“你别说,让他说说。

也考考他这个太医。

可过得了关!”

作为资深红楼粉的贾琮自然清楚:“为药,将白牡丹花、白荷花、白芙蓉花。

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研末!

并同年雨节令的雨、白露节令的露、霜降节令的霜。

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钱加蜂蜜、白糖等调和。

制作成龙眼大丸药,放入器皿中埋于花树根下。

发病时,黄柏十二分煎汤送服一丸即可。

我说的可对?”

薛宝钗听完猛然一惊,再看黛玉那复杂思考的神色,缓缓道出四个字。

“分毫不差!”

林黛玉诧异道:“莫非三哥哥用过这药?”

贾琮笑了笑:“倒也没用过,只是此药物太过繁琐复杂。

制成一味便需数载。

况且此物并非凡尘所有,乃是方外仙道的法。”

“方外仙道?”

薛宝钗不解:“这又是怎么说?”

贾琮解释道:“此物要遍采四季之白花。

白、纯也,蕊、花之精髓也!

乃至纯质性之物,却又要四时风霜雨露浇灌。

前有蜂蜜白糖之甘,更要黄柏送服之苦。

实则隐喻,欲修至纯高洁品行。

不仅要阅尽世态炎凉,更需遍尝人间甘苦。

此药修身倒罢,修心更难!”

二女无不浮现出震撼、难明之色。

“阿弥陀佛!”

薛宝钗似乎是感叹和惊叹:“非是你点拨,谁能想到这一味冷香丸!

竟是巧妙如斯,琮兄弟果然博学多才!”

林黛玉瞧着这二人惺惺相惜的样子,心里不由有些难受。

“再好的药,也得有亲哥哥替你去炮制。

唉....可真是难为薛大哥了!

这得是多少巧妙的心思,才制得成?”

“快别提了!”

薛宝钗的确为此而感慨:“非哥哥不辞辛苦,每年差人打点。

只想早些治好了,也免了他的辛劳。

不知道琮兄弟可有好法子?”

贾琮摇摇头:“我的法子也和冷香丸是一个效果,甚至还更加繁琐复杂。

不提也罢,此病不在身,而在心。

你是林妹妹这个性子,估计这病也早好了。”

“我?”

林黛玉不解:“我这性子如何?

干我什么事?”

“你怎么连这都想不明白?”

薛宝钗揽着林黛玉。

她刚才的话还了回来,顺带白了贾琮一眼。

“人家这是说,林妹妹天仙似的人物。

哪里还需似我这等凡夫俗子!

又得阅尽世态炎凉,又需遍尝人间甘苦才行哦。

琮兄弟?我解得可对?”

她这分明是在调侃二人,实则倒是贾琮说的这个意思。

林黛玉的俏脸霎时间羞红了,娇嗔道。

“才说你,怎么又....扯到我这来了。”

二人软语戏谑,浑然闹做一团。

突然。

一个大红耗子闯了进来:“宝姐姐.......”

话音未落,二女顿时停下。

而贾宝玉闯进来,似乎也看到了这里还有个贾琮。

当即笑意全无!

或许是在学堂里管教的规矩。

如今在这里看着就像是见到了他爹一般。

好似老鼠见到了猫:“琮......琮弟!”

贾琮淡淡看了他一眼,就是再不喜欢(得王赵)贾宝玉。

也不会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发作。

“宝二哥来了?”

贾宝玉乖巧道:“我听说宝姐姐病了,过来瞧瞧。

没想到林妹妹也在这!琮弟怎么也在?”

薛宝钗大方体贴的说道:“劳你记挂着,琮兄弟是妙手回春。

医术比太医都好,是哥哥请他来帮我瞧瞧。”

贾宝玉应了一声便说道:“即是如此,赶明儿我再来看姐姐!”

说完,就像个霜打的茄子一样。

垂头丧气的一溜烟就跑了。

黛玉似笑非笑的看向眼前的男儿。

贾琮有些哭笑不得,道:“宝姐姐这里并无大碍。

我也该走了,林妹妹可要多玩会?”

黛玉娇俏的白了一眼,嘟嘴:“你自去就是,管我做什么?”

自林如海逝世,林黛玉整日郁郁寡欢。

便再难得见她这副傲娇、随性的模样。

一个人的心情好坏,也同样会感染身边人。

现在的黛玉才是她初进荣国府后的那个林怼怼啊!

贾琮亦是欣慰一笑。

嗯~

他这大半年的思想工作与努力总算没有白费!

一旁的薛宝钗,眼神在两人身上来回打转儿。

似是看出了点什么,随即抿唇笑了笑。

嘴上是这么说,当贾琮真的要走。

林黛玉也瞬间觉得没意思:“我也累了,改日再来寻宝姐姐玩。”

说完也不去管薛宝钗那双饱含深意的眼神儿。

微红着俏脸,竟是亦步亦趋的也要跟着贾琮离开。

紫鹃已经帮林黛玉穿戴好了,莺儿也拿来了斗篷的兜帽。

外面风冷,得穿的厚实一些。

看着俊男、靓女的二人消失在拐角。

宝钗方才转身掀帘进屋。

两人一同出了院门。

黛玉忽地停下,嫣然转过身看向男儿:“你去哪?”

贾琮嘿嘿一笑,指了指道:“我去林妹妹那坐会儿。”

黛玉眨了眨眼,嘴上不饶人道:“可我哪儿满了!”

“没事,院子里够大,我在哪待一会也成。”

“呸,少作怪~”

黛玉抿唇一笑,没好气地嗔了他一眼。

“你爱来就来,不来我可关门昼寝了。”

........

贾琮在黛玉院儿一直待到下午,方才离开。

中午饭也都顺道在潇湘馆食了。

他主动跟上来的举动,自然令黛玉的心情越发愉悦。

是那种只需要这个人呆在自己的身边,就能油然而生的舒心。

黛玉不是什么都不懂事的小女孩,她很清楚这种感觉是什么。

因为曾在扬州时也牵动过,虽然那只是一瞬的悸动。

而如今,却是......更加深刻!

贾琮无时无刻都在想办法逗她笑,照顾她的情绪。

即便是她耍性子时,这个人都似乎很懂一样,总是对她对症下药。

最终又在不知不觉中,将所有的愁绪一笑而过。

他很有才学、出口成章、随笔成诗。

全不负金榜状元之名。

黛玉很喜欢这种温馨自然的相处。

而且陪同在身边的是一个知她、懂她的人!

直到贾琮离开有了一会,黛玉仍旧坐在窗沿下。

看着倩女幽魂中宁采臣给小倩写的那首诗,怔怔出神。

“十里平湖霜满天,寸寸青丝愁华年。

对月形单望相护,只羡鸳鸯不羡仙!”

紫鹃看在眼里,微微一叹,端茶递到黛玉身前儿。

“姑娘眼看年纪也大了,你到底和三位小姐不一样。

他们姓贾!”

林黛玉回过神来,仔细斟酌了一番,羞恼道。

“你又想浑说些什么?”

紫鹃太了解她的性子了:“我哪里是浑说的,当年林老爷高中探花!

同府里大小姐结亲,那是传颂为一段佳话。

如今琮三爷那是人中龙凤,高中状元!

老爷们都说他在学堂搞得军训,可以直接拿去练兵呢。

而且我听晴雯说,他最喜欢的便是月下舞剑。

能文能武,人中龙凤。”

“眼看着琮三爷一路金榜题名、状元及第。

而且还是当朝公认的大诗人、大作家。

姑娘天天看着书中诗词发呆,难道就甘心。

等孝期一过,他被别家抓去做了女婿?”

林黛玉闻言,已经是忘了害羞!

而是陷入了无尽的担忧之中。

她已经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女孩了。

如今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。

身边这些人当中,能看的过眼的也只有贾宝玉。

但和贾琮相比,那真是云泥之别。

完全没有可比性!

可是贾琮虽然待她极好,他也从不曾表露任何心迹。

再看贾琮的年纪也该考虑婚配了。

这个时代的人读书人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。

“说这些做什么?婚姻大事!

即便父母不在世,我又如何能做得了主!”

林黛玉不由浮现起一丝伤感,如今贾府谁会为她谋划呢?

这种事,她绝对不能先开口的。

难道要她去求贾母,给她把贾琮抓来做夫婿?

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。

紫鹃见她如此说,便已经有了答案。

“姑娘素日里认他是个知己,难道他还会不知嘛?

只让他知道,他也是这般想的!

以琮三爷的能为,绝不会让姑娘费心的。”

“如今姑娘的婚事自由老太太来管。

二太太因宝玉的事,和他闹得不快。

大老爷就算有别的想法,也绕不过老太太去。”

“只是老祖宗,打你来便想将两个玉儿放在一起。

姑娘难道就真的没想过嘛?”

林黛玉闻言脸色骤变,这算是府里都知道的事了!

只是从宝钗来到贾府以后,不乏流言蜚语。

认为黛玉太过刁钻小性儿,不是个能当家太太的人。

给谁当当家太太,还说的太明白嘛?

府里大概都明白,唯一这个外孙女毕竟不是亲孙女。

血亲远一路,论理结为姻亲是在正常不过的事。

连王熙凤曾经都准着以后几位姑娘出嫁的事。

唯独到了宝玉和林丫头这里!

不过是一进一出,说的是彩礼和嫁妆。

林黛玉纠结的夙夜难寐,又深深的感觉到了寄人篱下。

无长辈至亲谋划的无力感,不觉得又想家了。

如果是父亲还在,不知道是不是有机会!

如今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贾琮的身上。

这般心绪交加,忧思过重!

留了一夜的泪,次日又病下了。

dengbi dmxsw qqxsw yifan

shuyue epzw qqwxw xsguan

xs007 zhuike readw 23zw